為有源頭活水來

為有源頭活水來

大學是一個圓夢的地方,我的大學圓瞭我的江南夢。圖書館是大學裡一個神聖的地方,滿足瞭我“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”的知識探求。

“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”圖書館是我的“源頭活水”,它為我提供瞭各種各樣的書籍,滿足瞭我對知識的渴求,充實瞭我的大學生活。

當錢鐘書跨進清華圖書館的時候,他在心裡暗暗給自己下瞭一個目標:“我要閱讀盡圖書館的所有藏書。”我也曾像他一樣在大學開始之時,立下瞭這樣的“宏圖大志”。錢鐘書是一代大師,從小就開始讀書習字,他生活的時代沒有現代社會這麼多的誘惑,書籍遠不如現在浩如煙海,他能做到,其實也實屬不易。剛剛邁入大學的我,那時實在太天真,但卻為我的大學生活開起瞭一扇智慧之窗。

近三年的大學生活,我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借閱圖書館的書籍。“日日行,不怕千裡遠。”雖然我離我天真目標實在太遠,也不可能實現她,但我願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。

大一的時候,我大量借閱瞭與文學相關的書籍。忙碌的高中生活讓我無暇多看課本以外的書,大學的業餘時間給瞭我充沛的自由去讀自己感興趣的文學作品。知識是無價的,書本卻是有價的,並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書都有能力買回來,何況還有“書非借不能讀”之說,圖書館正好補償瞭這兩方面的不足。讀自由的書,讀自己感興趣的書,生活充實而快樂。

現當代文學作品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。“輕輕的,我走瞭,正好我輕輕的來。我輕輕的招手,話別西天的雲彩。”天才詩人徐志摩筆下的離別很浪漫;“面朝大海,春暖花開”,憂鬱詩人海子有著溫暖的夢想;“隻要明天還在,我就不會悲哀”,時代詩人汪國真激勵著年青的一代人……現代詩歌的世界有著輕盈的美麗,有著夢想的花開聲,有著溫情脈脈的低吟淺唱,讓我陶醉不已。

孔乙己、阿q、祥林嫂、夏瑜……這一串耳熟能詳的名字,是魯迅先生在《吶喊》與《彷徨》中對時代觀察和思考後的產物;《傾城之戀》、《金鎖記》、《半生緣》,民國的“臨水照花人”張愛玲塑造瞭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一代《傳奇》;“為什麼流浪,流浪遠方”,三毛的“流浪夢”讓我魂牽夢縈;80年代後寫手的青春派寫作叢書讓我為同齡人的我感傷,興嘆……假亦真時真亦假,無為有處有還無”,光怪陸離,真真假假,生動形象的小說世界讓我留連忘返。

“躲進書叢成一統,哪管春夏與秋冬”,在書籍的世界裡我很快走過瞭大一,開始瞭豐富多彩的大二生活。

大二的時候,我的閱讀面擴大瞭。俗話說“文史哲,不分傢”,文學作口仍然是我的最愛,歷史和哲學方面的書籍也讓我愛不釋手。“歷史使人明智,哲學使人深刻”,明智與深刻的水平我還達不到,卻讓我獲益匪淺。另外,心理學和植物學方面的書籍也引起瞭我的興趣,增長瞭我的知識,開闊瞭我的眼界。世界在我的眼中有瞭清晰的美麗,生活和人生卻讓我有瞭復雜的思考,簡單地快樂成瞭我最大的追求!

“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裡路”,可見,光讀書還是不行的,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才行。“江南園林甲天下,蘇州園林甲江南”,到蘇州,不去園林有乃憾事也!“小橋流水人傢”,如水墨畫一樣的江南風景讓我“幾回魂夢與君同”!已到蘇州一年多,對蘇州也有所瞭解瞭,是該到大街小巷、水鄉古鎮尋夢的時候瞭,圖書館那些關於江南和園林的書籍成瞭我最好的“導遊”。陸文夫的《老蘇州》讓我百看不厭,指引著我去尋找昔日的天堂;陳從周的《園林清議》教會我如何去品園、鑒園。還有那一位位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江南美的攝影傢讓我由衷地感謝,是他們讓現實與記憶重疊,給瞭我惟妙惟肖的藝術體驗和嘆為觀止的現場感受。

大三的生活是忙碌的,但時間要擠還是有的。文史哲方面的書籍借閱讓我一如既往是圖書館的“常客”。由於專業的原因,與影視相關的書籍也成瞭我借閱的范疇。《後窗看電影》、《影視藝術》、《電影手冊》等書讓我深刻地去看電影,介紹我去看影視作品,讓我的世界有聲有色。

x
快來加入LINE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