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種高情商,叫真誠
作者:洞見·李思圓
聰明不如真誠,精明不如厚道。
知乎上有一個問題:哪種行為,最能體現一個人的高情商?
最高贊的回答,只有兩個字“真誠”。
我們總以為,為人處世需要精明,但其實真誠,才是敲開他人內心的磚。
01
- 真誠,是與人交心的態度。
1928年,沈從文被破格任聘為北大講師,那時他才26歲,僅有小學文憑。
在他第一次走上講台時,除了原班的學生之外,慕名而來聽課的人也很多。
教室裡座無虛席的場面,讓這位大作家緊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
過了好一會兒,他才慢慢平靜下來,開始講課。
可原先准備好要講授一個課時的內容,卻只在短短十分鐘內就講完了。
同學們感到納悶:這離下課時間還早,剩下的時間該怎麼辦?
此時,沈從文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道:“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,人很多,我害怕了。”
他剛落筆,立刻引起一陣善意的歡笑和掌聲。
作家莎士比亞說過一句話:“老老實實,最能打動人心。”
對他人坦誠相待,往往更容易贏得對方的理解和體諒。
在《非暴力溝通》中,作者馬歇爾·盧森堡曾講過一件事。
有一次,他受邀為市中心貧民區一所學校的學生講授課程。
當他走進教室後,下面的學生們仿佛對他有很大的防備心。
他主動問好,同學們視若無睹,他嘗試做自我介紹,大家還是置若罔聞。
他越發覺得不自在,但還是保持著所謂的職業形象,若無其事地繼續講課。
終於,有位學生突然大聲說道:“你討厭黑人,不是嗎?”
他愣了一下,這才意識到學生們真正在意的是他並沒有袒露自己的心聲。
他立馬解釋道:“我並不討厭黑人,我只是很緊張,因為我和大家是初次見面,所以我迫切地希望得到你們的接納。”
當他說出了內心真實的想法,學生們的態度立馬有了明顯的改變。
電影《觸不可及》中有一句台詞:“其實很多時候,你並不需要做什麼,真誠即可。”
人與人之間的溝通,最怕的就是掩飾和偽裝。
當你真誠地與他人交心,才能徹底打開對方的心。
02
- 真誠,是讓人舒心的修養。
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,發自內心尊重他人,你自會獲得他人的尊重。
有一次馮小剛和葛優一同外出。
一個年輕人圍著兩個人走了好幾圈,才面向葛優試探性地問:“葛優?”
葛優客氣地點了點頭,年輕人慌亂地從口袋裡摸出一張折疊過的白紙說:“不好意思,只有這張紙。”
原來年輕人是想找葛優簽個名,葛優一邊簽,一邊笑呵呵地調侃道:“沒事,不是欠條就行。”
當簽完字年輕人離開後,在一旁的馮小剛感慨起來:“以你的名氣和地位,怎麼能做到對所有的影迷都這麼客氣……”
葛優望著他,用少有的認真口吻說道:“這事兒是這樣的,對我吧,也許是第5萬次,對他吧,這是第一次。”
作家劍聖喵大師,曾提到一個觀點:“真正的高情商是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立場,察覺他人的真正需要。”
你讓別人舒服的程度,往往能決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。
在2014年,倪萍主持了一檔公益類的節目《等著我》。
錄到第二期時,每有求助者上場,倪萍說的第一句話總是:“我的腿不好,就不站起來了。”
原來她的腿曾因為拍一部電視劇在冰河裡泡太久受了大寒,久治不愈落下了病根,站立時間稍長就會疼痛難忍。
全程錄下來,倪萍那句話不知說了多少遍,同事曾問:“每個求助者上場都要說一遍,你就不嫌麻煩嗎?”
她說:“雖然麻煩些,但對於每一位求助者卻是起碼的禮貌,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,舒緩了他們的緊張,這句話,我以後還是要繼續說下去。”
一個人的教養不只是噓寒問暖的客套,還有推己及人的真誠。
03
- 真誠,是讓人放心的人品。
看過一則小故事。
有個年輕人去面試,正准備進去時,突然一個老人沖過來抓住他說:“我可找到你了,太謝謝你了!上次在公園裡,你救了我女兒。”
誠實的年輕人回答說:“老先生,您認錯人了”
老人還是堅持說:“就是你,不會錯的。”
年輕人安慰道:“我知道你找恩人迫切,但我真的不是你要找的人,我也沒有在公園救過人。”
老人最後松了手試探地問:“難道我真的認錯了?”
那天年輕人順利地通過了面試。
後來,他又遇到了那個老人,就上前關心,詢問他是否找到那人。老人說:“沒有,我一直沒有找到他。”
回到崗位後,年輕人很憂傷,他覺得老人可憐,和同事說起此事。
同事笑他:他一點都不可憐,他是我們老板,也沒有女兒,那個只是一個考驗,看你的人品過不過關。
巴菲特曾說:“靠譜,是比聰明更重要的品質。”
你有幾分的本事,不如你值幾分的信任。
你對他人的每一分真誠,都會換來他人對你的一分放心。
日本山一證券公司的創始人小池田子,二十多歲時在一家機器制造公司做推銷員。
有段時間,他推銷機器很順利,半個月內便跟33位客戶簽訂了合約,並收了訂金。
但之後,他發現所賣的機器比別的公司生產的同性能的機器要貴,於是立馬帶著合約書和訂金,整整花費三天的時間,挨家挨戶地去找客戶,誠實地說明價格的問題。
沒想到這一舉動使客戶頗受感動,最終沒有一個人毀約。
三毛曾說:“靠譜在社會上是無往不利的一把劍,走到哪裡都應該帶著它。”
因為利益是一時的,信任是一世的。
有時真誠看似會讓你吃眼前的虧,但卻可以幫你換來長久的人心。
哈佛大學曾提出一個觀點,一個人的成就,智商大約佔20%,但情商卻佔80%。
與人相處,聰明不如真誠,精明不如厚道。
因為能力、才華,是處事的砝碼,但靠譜、踏實,才是立世的根本。
內在的坦蕩和誠意,才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