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蹤我們的threads ! 歡樂不迷路
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i_lovememe520/post/DILo_uNp_uV?xmt=AQGz_irGOOY3Fy7N2HpM64nBdUYq99OkrAFNj5U7xm_kaA
地震過後,城市的街道上一片狼藉,廢墟與塵土彌漫。在一條繁華的商業街上,一家玉器店的櫥窗被震碎,店內一片混亂。玻璃碎片散落一地,玉器飾品散落得到處都是,店內工作人員正在清理。然而,在這混亂的場景中,一位老闆娘癱坐在地上,手中抱著幾件玉器,淚流滿面,痛哭失聲。
「玉鐲首飾大甩賣!成本價處理!」老闆娘哭喊著,聲音中帶著絕望與悲傷。她的哭聲吸引了路人的注意,不少人停下腳步,圍觀著這一幕。有人被她的悲痛所打動,紛紛掏錢購買玉器,希望能夠幫助她渡過難關。
然而,就在大家以為這是一場真正的悲劇時,內行人的一番話卻讓人警醒。「別同情她,輕易放在外面的成本不過幾十,真的值錢的肯定早就收好放櫃子里了。」這位內行人指出,通常情況下,玉器店會將真正貴重的玉器妥善保管,不會輕易放在容易受損的地方。而那些散落在地、看似破損的玉器,很可能只是成本較低的普通貨色。
這番話讓圍觀的群眾開始重新審視眼前的場景。有人開始質疑,這場「破產甩賣」是否真的如老闆娘所說的那樣慘烈?還是說,這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悲情營銷?
事實上,這種利用自然災害博取同情心的營銷手並不罕見。一些商家在災難發生後,會故意制造出一種「慘烈」的氛圍,以此吸引消費者的同情,從而實現商品的快速銷售。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,也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。
對於消費者來說,在面對此類情況時,保持理性尤為重要。不要輕易被表面的悲情所打動,而是要仔細辨別商品的真實價值。在購買前,可以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,避免因一時沖動而做出錯誤的消費決策。
同時,監管部門也應加強對商家行為的監督,對於利用災難進行虛假宣傳的行為,應予以嚴厲打擊。只有這樣,才能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,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