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蹤我們的threads ! 歡樂不迷路
–
–
–
–
–
–
–
–
追蹤我們的threads ! 歡樂不迷路
–
–
–
–
–
–
–
–
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https://lihi3.cc/c5H8h
延伸閱讀
你越吼,孩子越痛!別讓你的脾氣,毀了孩子一生
我們後台,經常會收到父母的求助。
漸漸地,我發現有一件事,大部分父母都對孩子做過,但之後父母基本都會愧疚不已。
這件事就是:吼孩子。
你明明趕時間出門,孩子卻磨磨蹭蹭;
你剛收拾好屋子,娃轉頭就把玩具扔一地;
說好的寫作業,10分鐘才寫了兩個字……
每每遇上這種時候,做父母的真是抓心撓肺。
從溫言好語相勸,到逐漸發怒。
耐心一點點耗盡後,最終失控使出殺手鐧:大吼一聲,讓孩子乖乖聽話。
可回頭看看孩子無辜、受傷的樣子,我們往往又會陷入深深的內疚中:我為什麼又沒控制住情緒?
有時候,吼孩子,似乎真的很管用。
你發洩了情緒,孩子順從了你的意志,問題也解決了。
但殊不知,吼叫帶給孩子的負面影響,貫穿一生。
父母的每一句吼罵,都會像刀子一樣,把孩子捅得支離破碎。
1、從最簡單的直接來說,被吼的孩子,會很痛。
不要覺得,吼罵孩只是口頭上的情緒發洩,吼完就沒事了。
2011年,神經科學家 Ethan Kross研究發現:一個人被吼罵時,大腦接收到的信號,和身體受傷時一樣。
也就是說,當我們對孩子大吼大叫,他的腦子真的感受到了棍棒加身的疼痛。
2、經常被吼罵的孩子,步入社會後容易出現各種性格問題。
比如:做事優柔寡斷,不自信;膽小懦弱,沒主見;缺乏安全感,親密關系淡薄;脾氣暴躁,冷漠。
為什麼會這樣?
父母經常向孩子發脾氣,會讓孩子長期處於恐懼和不安中,安全感遭到破壞。
這樣的孩子,一種會為了避免犯錯受罰,長期壓抑自己的感情,變成「討好型」人格,無法活出真正的自我。
另外一種,會在戰戰兢兢中長大,對環境懷有戒心,對父母生出憤怒之心,
親子關系破碎。
當然,也有的孩子,會在父母的吼叫中變得自卑、懦弱。
3、然而,最悲劇的還是,孩子會在潛意識中習得父母的方式。
長大後脾氣暴躁,無論是在工作中、還是親密關系裡,都難以跟人相處,影響一生的幸福感。
為人父母後,還會無意中沿襲「吼叫」的方式,對待自己的孩子,讓負面影響代際相傳。
我們知道發脾氣對孩子不好,但還是難以控制情緒。
這到底是為什麼呢?
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過一個情緒ABC理論。
說的是,一件事情是客觀的,你持有的想法和信念不同,就會引發不同的情緒和行為結果。
舉個例子。
你8歲的兒子,把剛買的新玩具拆得七零八落(客觀事件A)。
如果你認為兒子調皮,在故意搞破壞(想法B1),你就會越想越
生氣,憤怒佔據心頭,失控大吼、甚至打兒子一巴掌(情緒、行為結果C1);
如果你認為兒子好奇心強,在探索(想法B2),你就會感到開心,誇兒子拆得好(情緒、行為結果C2)。
改變情緒最好的方法,就是先改變你的想法。
當你用積極的視角看孩子的行為,就可能把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。
孩子很多時候的無理取鬧,背後都有因可循。
1.「孩子故意跟我作對!」
很多父母喜歡給孩子貼標簽,比如「調皮」、「膽小」、「磨蹭」等。
一旦孩子有不合作的行為,就會盯著標簽,越發覺得孩子在故意跟自己作對。
比如,有媽媽吐槽5歲的兒子「磨蹭」,早上出門穿個鞋都要十幾分鐘,每次一定要吼他了才知道急。
事實上,穿鞋對一個5歲的孩子真的會很復雜。
這包括挑選鞋子,分清左右,穿好鞋子,系上鞋帶,感受和調整舒適度……
所以他就是需要10分鐘,甚至20分鐘才能穿好。
「沒有哪個孩子,喜歡跟父母作對。」
當你失控快爆炸的時候,一定要想想這句話,之所以「不聽話」,很可能是孩子能力達不到、需求沒得到滿足。
為人父母,我們要用心去了解孩子的特質、性格,
看到他行為背後的真正需求和動機。
2、「怎麼能這樣!」
一個律師朋友,家裡十二三歲的女兒酷愛化妝。
朋友每次看見女兒涂口紅、畫眉毛,都覺得難以忍受,勒令女兒擦掉。
用朋友的原話就是:你一個學生,怎麼可以這樣,跟個妖精似的!
於是,她趁女兒不在家,摸排搜查女兒房間,沒收了女兒所有化妝品。
女兒回家後,母女倆戰爭爆發,女兒甩下一句「我的臉我做主」,摔門離家出走。
朋友為此很苦惱,後來她才漸漸明白:
十二三歲的女兒,正是花一樣的年紀,有追求美的權利。
涂口紅、描眉毛,都是愛美而已,又不會傷害到他人。
下次當你覺得孩子的行為「難以忍受」要發火時,不妨認真問自己一句:
這真的是個很嚴重的「大問題」嗎,還是只是一件小事而已?
如果用1-10分表示事情的嚴重程度,你給這件事打幾分
你會發現,那些「難以忍受」的事情,大多都在5分以下。
當你能夠覺察和放下那些不合理的信念,很多問題就會自然消失。
父母能更平和自信,孩子能生長出自己的力量,親子關系也會更和諧美好。
當然,世界上沒有哪個爸媽想對孩子發脾氣、恐嚇他!大多數時候,也是因為孩子實在不聽話,快要被他氣死了!
要是遇上孩子讓自己體內熊熊之火燃起,眼看就要爆發,該怎麼辦呢?
第一步:先穩住,平復情緒
幾個簡單的小技巧,可以幫助你平復情緒。
1)數數。
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真的極其管用。
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說,暴風雨般的憤怒,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。
所以,你可以緩慢地從一數到十二,讓自己慢慢平復下來。
熬過這個12秒,情緒基本上都在掌控之中了。
2)離開現場。
如果你感覺還是控制不住自己,可以跟孩子說:「我需要離開一會兒平復一下。」
離開那個讓你情緒快要爆發的現場,深吸一口氣,轉個身,去陽台看看花草,或是看看天空,轉移自己的注意力。
你的情緒就可能會慢慢平復。
第二步:合理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。
不管你怎麼遮掩情緒,孩子都能敏銳捕捉到的。
與其控制、遮掩,不如適當地表達我們的憤怒,釋放自己的情緒。
分享一個表達情緒的萬能公式:陳述事實+表達感受+提出期望。
舉個例子:兒子不聽叮囑,瘋跑撞碎了花瓶。
你可以認真的跟孩子表達:
「我好生氣!(表達情緒/感受)
一是氣你打壞我剛買的花瓶,二是氣你沒聽進去我提醒你的話。(陳訴事實)
你快給我說句對不起,我會好受點。(提出期望)」
當你習慣冷靜之後再去表達情緒,一段時間後你就會發現,你會變成一個平和的父母,你和孩子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和諧。
第三步:關系重建
如果一切試過之後,還是大吼大罵了孩子,也不必太過於自責。
孩子不會因為你偶爾一次發脾氣,就留下心理陰影。
放輕松,及時向孩子表達歉意,以及你的愛意。
告訴他們:「媽媽剛剛很生氣,所以發了脾氣,但媽依舊很愛你。」
因為,比起你發火怒吼,孩子更怕的是大人不再愛他。
「沒有一個孩子,不想做個好孩子。」
這是汪培珽老師說的,我第一次看見這句話時,非常觸動。
每一個小孩子,都會在心裡無數次期待,自己是令爸爸媽媽驕傲的那個好孩子。
但,所有的小孩,都沒辦法「一夜長大」。
他們會有各種各樣,看上去不可理喻的氣人行為,但這些行為幾乎都不是故意要氣你。
他們可能真的只是還意識不到,或者,即使在你多次提醒下意識到了,但還不能一下子做到。
你是他的父母,你一定要堅信:我的孩子,是個好孩子!
就默默地,記住這一句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