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by @i_lovememe520View on Threads
自信和自卑是兩個對立面,自卑對於一個人不論是做事還是生活影響都是非常大的,提不起精神、面對挑戰和機會畏畏縮縮,往往可以完成的事情卻總是也做不好,你家的孩子是自信的?孩子自卑的?
如何判斷孩子自卑,自卑的表現是什麼呢?下面讓我們來看看:
孩子不敢和人對視
不管是在和老師還是在和其他家長的聊天中,尤其是面對陌生人的時候,孩子一般都是低著頭,不看對方的眼睛;把玩著手指或者扣指甲,兩隻腿往往像扭麻花一樣夾的很緊;或者東瞧瞧西瞧瞧,盡力躲避其他人的目光。
出現這種情況時,家長需要問清楚孩子緊張害怕的原因,儘量打消孩子的顧慮。然後,嘗試著讓孩子短時間的看對方的眼睛,然後逐漸加長對視的時間,告訴孩子「眼睛是心靈的窗口,說話看著對方的眼睛,是對對方的尊重,好孩子要懂禮貌。」
孩子不敢表達想法
人越多,場合越大,孩子說話表達的越少、說話聲音越小,甚至出現說不出話來的情況。不管誰在課堂上還是在講座中,明明心裡知道答案,也不會主動舉手,害怕老師或者講師叫到自己的名字,叫到了,支支吾吾的一時竟然說不上來。
出現這種情況時,孩子是嚴重的缺乏自信心。平時家長在公共場合就需要鍛鍊一下孩子的自我展現能力了,比如:做個小小主持人、表演話劇、唱歌跳舞,給孩子報個學習班,在匯報演出的時候,大膽的上台,面對眾人的掌聲,孩子會慢慢建立起信心。
孩子不敢獨自相處
不難發現,許多孩子在家裡愛說愛笑、追逐打鬧,但是一旦到了外面,跟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相處的時候,卻變得膽子很小,連別人家小朋友的東西都不敢借來玩一下;見到熟人也不打招呼,卻一個勁兒的往大人身後鑽;總是像個小跟屁蟲兒一樣跟在家長身後,寸步不離。
出現這種情況時,家長就需要反思了,是不是平時對孩子太溺愛?孩子的依賴心理太強了,總是覺得沒有父母的蔭蔽,自己就無處可藏了,在別人面前自己就變得特別的渺小了。有多少家長,出門之前,一遍又一遍的返回來跟孩子告別,越這樣孩子越依賴,越膽小。
如果孩子身上有以上情況出現時,家長千萬不可大意,越早改掉孩子的自卑,建立孩子的自信,孩子越會更好的成長和發展!
延伸閱讀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