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小孩從沉迷手機的邊緣拉回來:這招真的管用,起初我也不信!

Post by @i_lovememe520
View on Threads

手機自由,該不該給孩子?

到底要不要讓孩子有「手機自由」?

對很多現代家庭來說,真的超級頭痛!

其實我也掙扎了很久。

小葉子剛上國中的時候,我本來是不太限制她用手機的,怕她跟不上同學話題,交不到朋友,結果反而造成更多問題。

後來我發現,不設限真的不行。

她很容易就被手機吸住了——寫功課寫一半滑一下、用手機聊天、看影片,幾乎變成她唯一的娛樂。

過了一陣子,我下定決心要控管手機使用時間:一週四天,每天只能用45分鐘。

從那之後,我們家簡直像戰場一樣!

我設密碼,她偷偷解鎖;
我沒收手機,她半夜溜出來偷拿;
還為了儲值QQ說謊、熬夜跟朋友聊天到凌晨一兩點……

這段時間,我氣到摔手機、罵她,甚至動手。

她也是邊哭邊吵,寫保證書、說會改,成績起起伏伏……

這場「手機之戰」真的是打了又打,停了又來。

原本我真的以為這件事沒救了,結果有一天,我們家開了一場家庭會議,情況就開始出現轉機!

轉變,從一場家庭會議開始

那次家庭會議的主題就是:「手機怎麼用?」

整場會議,小葉子為了自己的手機權益據理力爭,情緒激動到不行;

我跟她爸則是想引導她走回正軌,也堅持原則。

最後,我們三個在激烈但冷靜的氣氛下,達成了一個手機使用共識(P.S. 後面會分享家庭會議怎麼開)。

我們家達成的三大共識:

1. 大人小孩一起限制使用時間

「為什麼大人可以一直滑手機,小孩就不行?不公平啊!」

這是小葉子在會議上大聲抗議的點。

老實說,我們大可以回她:「我們手機自己買的」「我們是大人」,但回頭想一想,我跟她爸的手機成癮也不輕……

所以我們決定,和小葉子一起設限,連大人也要控制使用時間。

教育本來就不是只要求孩子,而是全家一起努力。我們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,自己做不到,就別要求孩子乖乖聽話。

而這招真的很有效!孩子看到你也願意改變,她會更願意配合。

如果你對自己有信心、有決心,真的可以試試看這個方式,會有意想不到的改變。

2. 手機使用時間要一起討論

以前我直接訂:每天只能用45分鐘。

但小葉子一直抱怨:「太短了啦!」

直到我自己也開始限時用手機,我才理解45分鐘真的不夠,有時候連一部影片都看不完。

後來,我們三個人好好討論,最後決定:

  • 小葉子:平日每天1小時,假日1.5小時。

  • 我跟她爸:下班回家,每天用1.5小時。

很多爸媽可能會說這樣給太多了,但我覺得有討論、有共識,遠比硬塞一套規定來得有效。孩子會因為被尊重而願意遵守約定。

當然,遇到特殊情況也能彈性調整,比如她跟朋友出去玩、或我們因為工作要多用一下手機,大家都可以提前說明,彼此理解。

3. 全家一起執行到底

到現在快一年了,我們家的「手機家規」都運作得不錯。

我們控制情緒,她努力自律。

中間我們又召開了幾次家庭會議,像是她用完手機還黏著不放、耽誤休息,我們討論後決定設立「手機保管盒」!

每天回家,大家把手機放進去,有需要再申請,處理完再放回去。

雖然只是多了一點點手續,但反而讓我們少看很多無聊的內容。

沒了手機,一家人晚上會一起去社區散步,看花園的變化;或是坐在客廳看書、看電影。

手機佔走的時間,慢慢還給了生活。

小葉子最近還能分得出「櫻桃、杏子、李子」,這知識在學校炫耀了好幾天,開心得不得了。

家庭會議怎麼開?照這三步走

我們是參考簡·尼爾森的正向教養建議(致謝 → 議題 → 家庭活動),效果不錯,分享給大家:

步驟1:先「感謝」,再「講事」

千萬別一開始就罵孩子,氣氛會炸掉!

記得「先談感情、再談事情」,而且說出來的感謝要真誠。

我們那天的會議:

  • 我謝謝小葉子每天鏟貓屎、換水,很有責任感。

  • 她爸謝謝她堅持跑步一週10公里,有毅力又愛自己。

  • 小葉子也誇我們尊重她、幫她準備早餐。

這段互相誇讚,氣氛瞬間超溫馨!

步驟2:提出需求,大家一起寫規則

然後我們輪流講述關於手機使用的事實,還有自己希望怎麼做。

記得,講「事實」不是講情緒,比如:

  • 我說:「你這週有一天玩到23:48,媽媽很擔心你睡不飽,上課會累。」

  • 小葉子說:「我想要多一點時間跟朋友聊天,也想聽書!」

然後大家各自寫下需求、提案,討論後決定哪些可行、哪些不合理刪掉。

最後,我們家訂出13條手機家規,舉幾個給大家參考:

  • 不准帶手機去學校。

  • 密碼由媽媽設定,不可擅自更改。

  • 平日晚上8:00、假日9:30要關機。

  • 控制不了時可以申請額外使用(兩週一次)。

  • 手機壞掉或弄丟,要自己賠。

最後多說幾句:孩子為什麼一直滑手機?

一個孩子愛滑手機,通常不是因為手機好玩,而是「現實世界不夠好玩」。

當他在生活中缺乏:

  • 成就感

  • 自主感

  • 情感連結

  • 喜悅感

這些營養沒補足,他自然會轉向虛擬世界尋找補償。

身為父母,我們能做的,就是:

一拉、一推。

  • 拉孩子一把:透過規則把他從手機世界拉出來。

  • 推孩子一把:把他推進真實世界,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。

現在的小葉子,每個週末都會和朋友出去玩,說清楚去哪、跟誰、幾點回來,我就不太干涉。

看到她在父母以外也有朋友、有支持,我真的覺得很安心。

手機不是洪水猛獸,但不設限、不引導,就是一場災難。

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愛、被陪伴、有趣、有價值,他們自然就不再被手機綁住。

希望這些經驗,能對你也有幫助❤️

延伸閱讀——————–

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👉https://lihi3.cc/c5H8h

x
快來加入LINE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