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節是掃墓、祭祖拜拜的日子,不過,你知道在家裡、墳墓或是靈骨塔祭拜的流程嗎?有何不同,該注意甚麼?這裡一次讓你搞懂清明節由來、習俗和清明祭拜禁忌。
清明節由來
國曆4月5日是清明節,清明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36年的春秋時代,晉文公為了感念忠臣介之推所定的忌日,流傳至今,人們就在這天向祖先與亡者追思;而在農曆的24節氣中,此時春意盎然,四野明淨,因此取作「清明節」。
清明節掃墓祭拜流程
在台灣比較常見的三種清明節拜拜與掃墓方式,包含掛紙、培墓以及探望靈骨塔。
掛紙
稱「壓紙」,利用石頭或磚頭將長方形的黃白紙(或黑、白、藍、黃的五色紙)壓在墳墓上,這個代表後輩子孫已經祭拜過。便擺上供品。接下來就是焚香(三柱)先拜后土,拜完後燒壽金給后土。
培墓
將祖先墓上的雜草清除後,供上準備好的牲禮、酒、蔬果和粿類。這是因為傳統文化相信祖先墓的風水,與後代子孫的的運勢息息相關,所以整理環境後,還會在目前點燃子孫燈,接著讓子孫把燈帶回家,保佑子孫未來發展興旺。
靈骨塔
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越來越多人選擇火葬(進塔)、花葬、海葬等方式,從精神和意義上來說,與傳統清明節拜拜掃墓的方式不同,沒有了雜草叢生的疑慮,所以祭祀的流程相對簡單。
進塔者,若信奉傳統宗教者,壽金要準備兩份,一份是拜地藏王菩薩,一份拜土地公,另外也要準備銀紙祭拜祖先。
清明節掃墓供品準備
究竟要準備什麼供品是必備的呢?一起看看那些最安全!
豆乾:閩南語「大官」的諧音。意味讓子孫仕途順利。
菜類:有好彩頭的意思,其中準備高麗菜象徵子孫長得高或是美麗,未來可以當官。
蝦、蛋:在清明節拜拜時,常有剝去蛋殼丟在祖先的墳上,以及再把蛋吃掉的習俗,這是因為「殼」象徵著不好的習慣或東西,把殼剝去代表著子孫能夠擺脫過往的陋習,未來的日子會過得更好。
麵龜、花生:「龜」是長壽的動物,兩種食物都有象徵長壽的意味。而在閩南語中有「請你呷土豆,乎你呷到老老老」的俗諺。
紅龜粿、草仔粿:代表不愁吃穿。
發糕、米糕:發音同「高」,有代表步步高升的意思。
韭菜:代表長長久久,尤其要注意祭拜時不能把菜給切斷。
紅蘿蔔:表示吉利的意思。
清明節拜拜水果禁忌
香蕉、李子、梨子、鳳梨
在習俗上,這四種水果合起來即是「招你來旺」,念起來有「邀請好兄弟一同跟隨」之意。
成串的水果
包括龍眼、荔枝、葡萄等成串水果,隱含兩種意思,一種為「厄運一連串」之意,另一種意思則以閩南語發音有「死成串」,有著代表「親人過世一連串」的不祥之意。
多籽水果
番茄、芭樂、百相果等多籽水果,容易造成排便不順,因此被視為是「不潔」的水果。尤其多籽水果也隱含「多心」的意思,表示拜拜不夠虔誠,容易有不好的兆頭。
空心水果
蓮霧等空心水果,代表「無心拜拜」,對神明與祖先都有大大不敬的意思。
氣味重水果
氣味重的水果「榴槤」也要避免!榴槤特殊的味道,是不少人退避三舍的水果,同時也是對神明不敬的。
釋迦
由於釋迦外型如同「釋迦摩尼佛」頭部,祭拜時要避開,避免追思不當又得罪神明。
清明節哪些水果可以拜?
以下5種水果推薦清明節祭拜使用!
橘子
取其「大吉大利」。
柳丁
「生子添丁」。
柚子
「保佑家人」。
柿子
「事事順心」。
蘋果
取其「平平安安」。
除了水果取其美意,水果要取「單數」祭祀,因偶數屬陰不宜。建議取一、三、五種較適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