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 by @i_lovememe520View on Threads
和朋友聊天時,她嘆氣說,最近兒子總把一句話掛嘴邊,讓她有點揪心。
「媽媽,我不行,我怕做不好。」
朋友起初覺得沒什麼,後來卻越來越不安。
她問我:「你說,孩子是不是真的對自己沒信心了?」
其實孩子內心的小小自卑,常常會躲在最普通的話里。
只是,我們經常沒聽出來而已。
孩子的自卑,就像是一棵小樹的幼苗,剛冒頭時很脆弱,父母輕輕一碰,就可能傷到根。
但要是能早一點看見,就能容易把它扶正。
孩子愛說這4句話,說明他骨子裡很自卑,父母要多留意。
一:「我不行,我怕做不好。」
當孩子頻繁說出「我不行」,其實背後藏著一句話:「媽媽,我怕讓你失望。」
鄰居的兒子貝貝5歲,原來特別喜歡畫畫。
可是前陣子幼兒園畫畫比賽。
他在家畫了半天,一直擦了又畫,畫了又擦,最後撕了紙,說:「媽媽,我不行,我畫不好,別去了吧。」
媽媽看著撕碎的紙,又氣又急,脫口而出:「你怎麼這麼笨,別人都沒事,就你不行!」
貝貝眼圈紅了,從此不再提畫畫的事。
很多時候孩子嘴上說著「不行」,其實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。
因為他害怕一旦失敗,父母的批評、老師的失望、同伴的嘲笑,都會像沉重的石頭一樣壓在心頭。
他寧願主動承認自己「不行」,也不想讓人看到他努力卻失敗的樣子。
我們要告訴孩子:「是的,很多人都會害怕失敗、做不好,害怕被人嘲笑。
但其實,只要勇敢地去試一試,事情沒想象中那麼難。」
他聽到的是鼓勵,就能邁開步子,勇敢地往前走了。

二:「沒人喜歡我,沒人跟我玩。」
一個孩子說「沒人喜歡我」的時候,心裡其實已經孤單了很久。
小區的萌萌7歲,每次看到院子里別的孩子在一起玩,她總是站在一邊怯怯地看。
每次媽媽問她:「怎麼不去跟他們玩呀?」她總是低著頭小聲地說:「沒人喜歡我,他們不會跟我玩的。」
媽媽聽了只覺得萌萌「膽子太小」,於是催促道:「去呀,主動一點!」
可越催,萌萌就越退縮。
當孩子說「沒人喜歡我」,其實他真正的內心獨白是:「我是不是不夠好,不夠討人喜歡?」
孩子開始質疑自己,覺得自己不被群體接納,是因為自己的缺點。
他不敢再去主動接觸別人,因為害怕再被拒絕一次,那樣的滋味實在太苦。
後來一次老師家訪才知道,原來萌萌在幼兒園被同伴孤立了。
萌萌的性格內向,不善表達,其他小朋友覺得她不合群,就慢慢地不再和她玩。
當孩子這樣說的時候,我們別急著批評或催促。
孩子的孤單,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和陪伴。
我們可以蹲下來抱抱他,溫柔地說:「沒人玩的時候,的確很難過。
我們一起想想,有沒有什麼辦法好嗎?」
陪他度過那個孤單時刻,他才會一點一點走出陰影。

三:「隨便,反正都一樣。」
一個孩子嘴上說著「隨便」,心裡卻常常渴望被看見。
有一次帶女兒去買裙子,選來選去,我問她:「喜歡這個白色的還是粉色的?」
她悶悶地回一句:「隨便,都一樣。」
後來再買玩具、吃飯,問她的喜好,她都是「隨便」。
孩子的「隨便」背後,藏著的是「我的想法並不重要,反正也沒人聽」。
長期以來,當孩子發現無論表達什麼想法,都不會被認真對待,久而久之,他會開始否定自己的想法,覺得自己不重要、不值得被聽見。
當他說「隨便」時,其實是放棄了表達內心需求的勇氣。
直到有一天她忽然委屈地哭了,說:「你每次都問我,可我說了你也不聽!你總買你喜歡的!」
我才突然意識到,每次雖然問她的意見,但選來選去,還是按照我自己的喜好買了。
從那以後,我開始認真詢問女兒:「你喜歡什麼?媽媽想知道你的想法。」
每當我尊重她的意見時,她的小臉上就重新有了笑容。
孩子的每一次「隨便」,都是在試探父母對自己的在乎程度。
多尊重一次孩子的選擇,他心裡的自卑就少一點。
四:「我本來就笨,學不會。」
每個說自己「笨」的孩子,都曾努力過,但沒有被看見。
朋友家的東東,上小學三年級。
有次去朋友家做客,剛進門就聽到他在房間里哭:「我本來就笨,學不會,你們別管我了!」
原來剛剛朋友教他一道數學題,講了好幾遍,他還是沒懂,朋友忍不住大聲說:「你怎麼這麼笨,講幾遍了還不會!」
小東的臉瞬間漲紅了,聲音很小卻又很倔強:「我笨就笨吧,反正我學不會了。」
孩子嘴上說自己「笨」,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心。
他不是真的承認自己笨,而是害怕付出了努力之後,結果依然是失敗。
他用自嘲和退縮,掩蓋難堪的情緒,想通過先否定自己,避免被別人否定時的難受。
那一刻,千萬別再批評了。
我們不妨溫柔一點,說:「這題確實有些難,你看,你是先休息一下再查找資料,還是需要媽媽現在就陪你再試一次呢?」
你的溫柔,孩子都看在眼裡,記在心裡。
他會慢慢發現:原來自己沒那麼笨。
其實,自卑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孩子越來越安靜,越來越懂事,越來越不願說出口。
但只要我們及時看見,自卑就不會變成孩子一生的陰影。
因為父母的一句鼓勵、一個擁抱,就能驅散孩子心中的霧霾,讓他重新抬起頭,看到自己的力量。
我們陪伴孩子慢慢走,每一步都會有花開。
延伸閱讀———————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