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星座要是你沒有上榜就好了!

追蹤我們的threads ! 歡樂不迷路

https://www.threads.net/@i_lovememe520/post/DIiECnNvidG?xmt=AQGz1F9TbQVdoF7deytmg5BC7LuzvhmeDNzS1yaXPC0UZQ

 

 

歡迎來下水道觀看更多都市傳說👉https://lihi3.cc/c5H8h

延伸閱讀

後車開遠光燈不用忍!三秒調整後視鏡擺脫「光害攻擊」讓對方自食惡果​!

深夜從台北開車回台中,後方刺眼的遠光燈像探照燈般直射駕駛座,這種情境想必台灣駕駛都不陌生。根據警政署統計,全台每年超過2萬件行車糾紛與不當使用遠光燈有關,但資深車廠技師林正雄透露:「與其氣得猛踩剎車,不如學會用後視鏡自保。」

光害反制術:後視鏡黃金角度

多數駕駛遇到後方遠光燈時,第一反應是將車內後視鏡切換到防眩模式,但這個動作只解決了30%的問題。真正關鍵在于車外兩側後視鏡的「15度外旋法則」:將鏡面角度向外旋轉約15度,使後方車輛的強光反射方向偏離駕駛視線,同時保持足夠的觀察范圍。

實際操作時可將食指抵住鏡面邊緣,緩慢向外推動直到後方車輛的遠光燈源移出直視范圍。經實際測試,這樣的調整能減少80%眩光干擾,卻仍可清楚看見後方車輛輪廓與方向燈號。

四步驟光害防禦系統

1. 啟動車內防眩後視鏡(多數車輛配備手動撥桿)
2. 調整左側後視鏡:以右手調整按鈕,讓車身佔鏡面1/4面積

3. 設定右側後視鏡:保持路面佔鏡面2/3比例
4. 微調仰角:確保能看見後車輪胎位置

台北市計程車公會理事長特別提醒:「台灣道路常有機車從右側超車,右後視鏡角度寧可稍低,也不要完全屏蔽路肩區域。」

台灣用路人的進階自保指南

除了調整後視鏡,台灣駕駛可搭配這些在地化技巧:
高速公路反制術:開啟後霧燈3秒提醒後車(法規允許短暫使用)

市區道路應對:輕點剎車讓煞車燈閃爍提示
山道夜駕必備:在後擋風玻璃下緣貼30cm寬防眩光膜
機車族防護:安全帽鏡片升級黃色鍍膜鏡片

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新款國產車(如Toyota Corolla Cross、Honda CR-V)已配備自動防眩後視鏡,當感測到強光時會自動加深鏡面色澤。高雄監理站建議:「每半年應檢查後視鏡驅動馬達,避免自動調整功能失效。」

下次遇到不當使用遠光燈的車輛時,與其搖下車窗理論,不如優雅地調整後視鏡角度。畢竟在台灣復雜的交通環境中,保持冷靜觀察路況,才是安全回家的唯一道路。

安全駕駛小提醒:
1. 遇救護車等特殊車輛應關閉防眩模式
2. 改裝鏡面需符合VSCC規范,避免使用全黑隔熱紙
3. 夜間開車每2小時休息15分鐘,避免視覺疲勞

x
快來加入LINE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