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蹤我們的threads ! 歡樂不迷路
Post by @i_lovememe520View on Threads
在生活的快節奏里,午睡對很多人而言,是繁忙日常里的 「加油站」,是身心休憩的好辦法。但你或許想不到,這個看似普通的習慣,其實和壽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今天,咱就好好嘮嘮午睡這件事。
先來講講老張的事兒。老張是個工作狂,以前總覺得午睡浪費時間,不管晚上睡得多晚,第二天都強撐著不午睡。起初,他還覺得自己挺能扛,可時間一長,問題就來了。他常常在下午感到極度疲憊,注意力也沒法集中,工作出錯的次數越來越多。更糟糕的是,他的身體開始報警,血壓升高,心臟也時常不舒服。去醫院檢查,醫生嚴肅地告訴他,長期不午睡對身體損害很大,讓他趕緊調整作息。
再看看隔壁的李奶奶,她可一直保持著午睡的習慣。每天中午,她都會雷打不動地睡上半小時左右。李奶奶雖說已經七十多歲了,但精神頭特別好,血壓、血糖都很穩定,記憶力也不錯,平時還能幫著帶帶孫子,生活過得有滋有味。
這兩人的不同經歷,其實反映出午睡和不午睡對身體的不同影響。那從科學角度來講,午睡到底有啥作用呢?
多項研究表明,適當午睡對身體好處多多。美國宇航局研究發現,短短 26 分鐘的午睡,能讓飛行員工作效率提高 34%,注意力提升 54%。這說明午睡能有效提升人的警覺性和注意力,讓人在下午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狀態。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說,中午小睡一會兒,下午工作時思路更清晰,學習新知識也更輕松。
午睡還能促進心臟健康。有研究顯示,每周午睡 1 – 2 次的人群,心臟病風險降低 48%。短時午睡(小于 30 分鐘)有助于降低血壓,減輕心血管系統壓力,給心臟 「減負」。像李奶奶這樣堅持午睡的人,心臟得到了更好的保護,自然能更健康長壽。
在增強免疫系統方面,午睡同樣功不可沒。良好的睡眠習慣,包括午睡,能夠幫助免疫細胞修復和再生,增強免疫力。特別是對于免疫力較低的人,適當午睡能提升精神狀態,促進身體康復。
不過,午睡可不是睡得越久越好。英國劍橋大學一項針對 1.6 萬名志愿者歷時 13 年的研究發現,在 40 – 79 歲人群中,有午睡習慣的人比普通人死亡風險高出 14%,且白天睡眠時間越長,死亡風險越大,若白天睡眠時間達 2 小時,死亡風險提高至 32% 。
當然,這里主要指的是長時間午睡帶來的不良影響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醫療中心也曾對 8000 多名 69 歲以上婦女跟蹤研究 7 年,結果顯示過多午睡會增加她們因各種因素死亡的風險,因心臟病死亡風險增加 58%,因非心血管疾病或非癌癥原因死亡幾率提高近 60% 。
中國也有研究表明,午睡時間超過 30 分鐘,發展出二型糖尿病的幾率較常人更高。還有研究指出,午睡超過 30 分鐘,代謝綜合征風險增加 41%,腰圍、空腹血糖和血壓方面都會受到不良影響。午睡若超過 1 小時,中風風險會增加 1.88 倍;對于高血壓患者,長時間午睡還會增大中風風險,與午睡 1 – 30 分鐘相比,午睡 31 – 60 分鐘中風風險增加 27%,超過 60 分鐘則增加 37% 。
另外,白天小睡時間≥30 分鐘 / 天的參與者,發生房顫的相對風險顯著增加 90%。午睡時間較短的參與者罹患房顫的風險較低,在 15 – 30 分鐘 / 天的參與者罹患房顫的風險最低。
這麼看來,午睡雖好,但得講究方法。那怎樣午睡才健康呢?一般來說,午睡時間控制在 20 – 30 分鐘最佳,最長別超過 1 小時。這個時間段既能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,又能避免進入深度睡眠,醒來后也不會感到昏昏沉沉。而且,吃完午飯別馬上午睡,最好先活動 10 – 20 分鐘,幫助消化,再去休息。午睡時,盡量選擇舒適的姿勢,比如平躺在床或使用躺椅,避免趴著睡,減少對身體的壓迫。
看到這兒,大家應該明白,午睡和壽命的關系很微妙。
適當午睡能給身體帶來諸多好處,可要是午睡時間過長,反而可能招來健康問題。所以,大家不妨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,合理安排午睡時間,讓午睡成為健康生活的助力,而非負擔。希望大家都能從正確的午睡中受益,擁有更健康、更有活力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