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年習俗禁忌看這篇!垃圾別倒錯天不然衰整年!

歡迎來佛道禪心觀看更多風水命理影片👉https://lihi3.cc/VEY5Q

過年是華人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,習俗豐富多樣,家戶戶會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,寓意著「除舊布新」,迎接新的一年。並會到寺廟或家裡拜拜,祈求平安、健康、好運。

一般人常會準備一些甜膩的食物來祭拜灶神,希望灶神們能多言善事,少說壞處。傳統中此日祭拜灶神之後都會將湯圓粘於灶上,以祈灶神美言,以前鄉下還會在門上或水缸、倉庫等處粘上湯圓。

「送神」愈早愈好,「接神」愈晚愈好,因此,清早上香放炮祭神,並焚燒甲馬、壽金,以便諸神乘煙火早刻上天。習俗上,諸神神位平日不便輕易移動及清潔,因此在送神之後,趁著諸神昇天述職不在的期間,家家戶戶舉行大掃除,象徵掃除家中一切晦氣之意。但當年家中有喪者,不舉行送神。

除夕是闔家團聚的大日子,因為隔日便是過年,所以在除夕之前,必須將一切都準備妥當,除舊佈新,貼春聯、辭歲拜神明及公媽,在門口前,全家人不分男女老幼,都必須一一跨過火盆,過火盆是除舊佈新的意思,同時也有將過去一年當中倒楣的事情全都燒掉,並取其來年人人興旺之意。當天晚上全家圍爐吃年夜飯,飯後發壓歲錢、守歲,隔天一大早到廟裡進頭香祈求好運等等,已經是成為中國人不變的傳統。

大年初一(1/29)又叫「開正」、「新正」、「新春」等,從大年夜到初一凌晨,中國人一般有「守歲」的習慣,徹夜不眠,等到開正時刻一到,全家祭拜過神明之後,才能安心入睡。

除夕夜都會守夜到很晚才入睡,但新正這一天必須早起。早餐大家要吃曾在祖先面前供奉過的麵線,以祈求全家健康長壽。清晨祭神用鮮花素果,中午祭神則用牲醴及一碗春飯。春飯就是取其「年年有餘」的意思。

「走春」在初一走出家門是新年的起步,也象徵這一年命運的吉凶,所以有些人會敦請老師根據其生日與干支,算出最吉利的方向,跨出新年的第一步,遇到的第一間大廟寺,向該神明祈求會更靈驗,若又是廟門打開的第一柱「頭香」,那今年當然是好運亨通,無往不利。

農曆大年初二(1/30)回娘家,據傳說,已嫁的女兒若是在正月初一就先回娘家,會使娘家變窮。回娘家對出嫁的女兒而言,是件十分令人開心的事,但是回娘家的時候雙手不能空著,必須準備一些禮物,稱為「伴手」或「等路」。娘家兄弟有子女的,也要贈送紅包。

火盆示意圖。(圖/PhotoAC)” data-mce-src=”https://s.yimg.com/ny/api/res/1.2/PzoyR8NpQUx_D1NSNp87mQ–/YXBwaWQ9aGlnaGxhbmRlcjt3PTk2MDtoPTg2OTtjZj13ZWJw/https://media.zenfs.com/zh-tw/gotv_ctitv_com_tw_678/e24bac39457af5163004474f0bcef7b5″ data-mce-style=”box-sizing: border-box; border-radius: 0px; border: 0px; vertical-align: middle; max-width: 100%; height: auto !important; float: none !important; user-select: initial;”>

到了大年初三「赤狗日」(1/31)赤狗指的是熛怒之神,一般都將這一天視為凶日,大家應少出門,容易招來這一年容易是非口角。在台灣民間俗諺中也有:「初一早、初二早、初三睡到飽」的講法。

度過忙碌的初一初二、2天之後,大家到了初三都已經筋疲力盡,初三正是可以好好休息的一天。古時候傳說老鼠在此日娶親,所以在晚上都盡量早點上床睡覺,以免打擾了牠們的喜事,鄉下地方的家庭都還會在廚房地上撒些米粒供牠們食用,叫做「老鼠分錢」。

台中四張犁三官堂。(圖/楊登嵙提供)” data-mce-src=”https://s.yimg.com/ny/api/res/1.2/jZcwwnZKGTftvR0QFrduEg–/YXBwaWQ9aGlnaGxhbmRlcjt3PTk2MDtoPTU4MTtjZj13ZWJw/https://media.zenfs.com/zh-tw/gotv_ctitv_com_tw_678/3c914135441d3ae48af3eec3d4f1455f” data-mce-style=”box-sizing: border-box; border-radius: 0px; border: 0px; vertical-align: middle; max-width: 100%; height: auto !important; float: none !important; user-select: initial;”>

農曆正月初四「接神」(2/1)回返天庭向玉皇大帝上報人間善惡的灶君及諸神明,在正月四日返回人間,繼續監督人間的善惡疾苦。所以正月初四為「接神日」。接神的時候,必須在當天下午供奉牲禮與水果,歡迎祂們歸來。一般相信「送神早、接神遲」對自己有利。

若商家初四迎財神,除了準備豐盛的供品外,還必須準備魚頭、茨菇和芋艿等供品,取其諧音「餘頭」、「時至」、「運來」,作為發財的吉兆。金紙還要準備壽金、甲馬金,做為接神明的交通工具。

到了大年初五(2/2)開市、接財神,楊登嵙說,正月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,一般商家都喜歡以這天作為年後開張的日子。許多老闆為求慎重,還會敦請大師為其造福,並帶領員工舉行開市儀式。供品要準備酒或甜茶3杯、三牲、甜品、發糕。香蕉、李子、梨子、鳳梨、柿子等五種水果,分別象徵「招」、「你」、「來」、「旺」、「市」。

過年期間存在許多的禁忌,而這些禁忌到了初五之後便可以全部解除了,所以稱之為「破五」。神桌上的春飯與甜食等供品可以收起來了,當天也可倒垃圾、掃地。可藉著此時,用紙剪一個窮媳婦貼在垃圾袋上一併和垃圾丟掉,稱為「送窮」。從初一以來的熱鬧與遊興,到此應該告一段落,所以初五又稱為「隔開」。

 

x
快來加入LINE好友